中國人民大學:暑假小學期里的國際化大作為
七月,本是高校校園逐漸冷清下來的時候,然而,在中國人民大學,一群有著不同膚色、來自不同國家與地區(qū)的面孔如期而至,為夏日的校園帶來了“國際范兒”十足的活力。吸引他們來到這里的,正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小學期。
自2009年以來,學校開始創(chuàng)辦國際小學期,以“在地國際化、雙向國際化”為理念,校院兩級開課,邀請國際一流大學和本校優(yōu)秀師資授課,滿足校內本科生學習需求的同時,面向全球招收國際學生,除漢語語言課程以外的課程采用全英文授課。本校學生不用走出校門就能和國際一流師資、國際學生同堂交流,每年數百位國際學生也能通過人民大學的國際小學期接觸中國、了解中國、研究中國??缥幕?、跨國家交流學習氛圍的營造,取得了很好效果。發(fā)展至今,國際小學期已經成為學校落實本科人才培養(yǎng)路線圖,提升人才培養(yǎng)國際性,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成為學校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的一個品牌項目。
“中國問題的研究還要依靠中國”
“全球能源安全已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安全重要部分,中國的能源安全也與全球能源安全緊密結合在一起。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對國際能源市場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能源革命將對全球能源文明有著巨大貢獻。”自國際小學期開辦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研究中心許勤華教授就開設了“中國能源問題研究”這門課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依托優(yōu)勢學科,將課程系列化,開設了包括中國研究系列、學科通識與學科前沿系列以及中國文化普及系列在內的三大系列100多門核心課程和語言強化課程。其中,中國研究系列課程以“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等校內知名學者為核心團隊,與國際一流高校的優(yōu)勢學科和研究中國的著名學者合作,將本土問題與國際前沿學術研究結合,形成了中國政治、中國文化、中國經濟、中國社會和中國發(fā)展等5個專題系列的課程。
2012年9月10日,《教育體制改革簡報》對人大國際小學期進行專題介紹,指出國際小學期不僅讓廣大學生普遍受益,推動了教學方式的變革和高質量課程的建設,還“探索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走出去的新路徑”。
在人大國際小學期,合作講學已經成為加強學術溝通的重要途徑之一。八年來,許勤華教授幾乎每年都會邀請包括牛津能源研究所趙任峰教授、香港城市大學William CHUNG教授和新加坡國立大學Philip Andrew-Speed教授在內的一批國際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的著名學者合作講學,也因此形成了跨國合作研究的機制和團隊。
許勤華教授表示,將中國視角與外國視角結合,建立起一種能夠透過現象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多緯度分析中國能源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是她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和最大特點。趙任峰教授也表示,自己的學術研究與相關工作讓他能夠與同學們進行實例分析,充分發(fā)揮了國內外全方位立體觀察研究的優(yōu)勢。
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邀請耶魯大學Benjamin Cashore教授、日本京都大學Wilhelmus A. de Jong教授、韓國首爾大學Youn Yeochang教授與中國人民大學劉金龍教授共同組成林業(yè)資源研究方面的課題組。今年,Wilhelmus A. de Jong教授開設“森林和林業(yè)對綠色經濟的貢獻”課程,結合選課學生的專業(yè)背景,他重點選擇了與課程主題相關的9個方面進行講解,課程結束前還會安排學生分組結合課程內容與中國具體情況撰寫論文并向全班展示成果,“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同學們對相關知識有進一步理解,為日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基礎”。
此外,溫鐵軍教授的“中國經驗及與發(fā)展中國家比較”、陳衛(wèi)教授的“中國人口與發(fā)展”、楊菊華教授的“中國人的婚姻與家庭”、馬克林教授的“西方的中國形象”等課程,都以“名師+名課”聞名,受到學生熱捧。這些課程每次開課,僅在人大校內就超過百人報名,“搶奪”為數不多的名額。
“在中國相關問題的研究方面,國外對中國的了解包括外國學者對中國的研究都沒有中國自身研究得透徹,有很多信息都可能是不準確的。”Benjamin Cashore教授表示,中國問題的研究還要依靠中國,要堅持同中國合作。
對于以“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一面旗幟”著稱的中國人民大學來說,國際小學期也是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積極探索。通過加強課程設計、舉辦國際論壇、建立智庫專家隊伍,國際小學期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向世界展示和傳播學校優(yōu)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今年暑假小學期期間,“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壇2016:中俄新聞教育與傳媒發(fā)展”暨“中俄新聞教育高校聯(lián)盟”成立大會、國際貨幣論壇暨《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發(fā)布會、數學學科發(fā)展座談會等一系列學術活動先后舉辦。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國際小學期期間,各學院共組織國際學術會議、論壇18場,校級交流和研討會13項,全校共有3500余人次參加了上述相關活動。全面促進和深化了中國人民大學在相關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了中國聲音,展示了中國的研究力量和影響力。
國際小學期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從像畫圖一樣寫出來的“福”字,到隸書的“仁愛”、草書的“和為貴”、楷書的“厚德載物”,國學館的書法教室中,來自中國、加拿大、愛爾蘭、瑞士、津巴布韋、韓國、以色列等國家的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用手中的毛筆感受中國傳統(tǒng)藝術書法所帶來的魅力。正在進行的是人大國際小學期中國文化普及系列課程之一——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鄭曉華教授的“中國書法入門”課程,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學生的歡迎。
據2015年國際小學期外籍學生反饋情況調查顯示,近半數外籍學生參加國際小學期的主要因素是“對中國及中國文化感興趣”。隨著外國學生對中國及中國文化興趣程度的提高,人民大學開設并逐漸擴充中國文化普及系列課程,面向外國學生開設太極拳、京劇藝術鑒賞與研習等課程,讓他們近距離接觸、體驗中國文化魅力;同時開設中國文化研究系列課程,讓學生們在跨文化語境下對中國的文學、宗教、歷史等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并由此對中國當下社會變遷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侯深教授開設了“中國歷史與傳統(tǒng)”,約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國外,針對學生結構,課程選擇了一些更具趣味的歷史文化板塊,如孔子、老子的理論思想,中國的農業(yè)社會、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沖突,從景德鎮(zhèn)瓷器看對外貿易,竹林七賢等;美國威廉姆斯學院George T.(Sam) Crane教授開設了“儒學在美國”,將課程重點放在如何讓擁有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美國人接受儒家思想并應用于當代美國社會與政治環(huán)境中,通過對《論語》和《孟子》英譯本的閱讀,來自中國的學生們在英文語境下理解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也了解如何在跨文化語境下更好地傳播儒學,讓它更深層次地融入美國人的社會生活中。這樣中外文化互動的授課方式,受到來自國內外學生好評。
來自加拿大拉維爾大學商學院的Clara Boulanger表示,“這些課程讓我收獲很多,不僅讓我了解到中國的文化,還了解了中國的‘人’,讓我更加理解各種文化的不同。”
在人民大學,對中國文化的體驗走出了課堂。在書法教室中,鄭曉華教授將書法教學的起點設定在早期漢字“圖畫字”,以先民的造字故事和漢字的圖形美為跨文化書法教學的橋梁;課堂之外,鄭曉華教授帶領學生體驗具有濃郁中國文化特色的地方風景,繼甘肅崆峒山、山東曲阜、浙江縉云等后,今年同學們前往山西,參觀四大石窟之一云岡石窟、收藏有大量書法藝術品的常家大院以及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晉祠,他把學生帶到故事的發(fā)生地,讓他們近距離接觸、感受當地的書法氛圍,吸引國際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為了讓更多外國學生感受中國文化,中國人民大學每年會專門組織外國參觀故宮、頤和園、長城等歷史文化古跡,觀看中國傳統(tǒng)雜技演出等。意大利都靈大學Alexander表示一直很向往中國,在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上課期間,真正好好感受了中國的文化氛圍。
在地國際化,雙向國際化
“國際小學期也讓所有人大學生實現了一個夢想:不出國就能已擁有一個寶貴的機會在國際化的環(huán)境中學習。”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學生張雨萌感慨到。
“在地國際化”和“雙向國際化”是八年來國際小學期始終堅持的理念。“在地國際化”指立足本校營造國際化氛圍,營造國際化育人氛圍和引入國際優(yōu)質教學資源;“雙向國際化”則是“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有機結合,在引入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質課程的同時,與海外一流院校、學者合作,以項目組、合作辦學等方式,將人民大學的優(yōu)勢學科、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人才推送出去,實現學術與人才的雙向互動,擴大學校的國際影響,傳播中國文化。
今年的國際小學期迎來了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87名境外高校學生、25名中國其他高校學生和2795名本校學生,招收外校學生人數創(chuàng)歷史新高;117名來自本校和國際一流大學的優(yōu)秀師資承擔國際小學期課程,就職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83所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外籍教師占到近77%,其中,不乏長期積極參與和支持國際小學期課程建設的國際教師。
把好語言關是提升國際性、保證全英文授課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人民大學從2010年開始進一步加強口語教學,外國語學院制定出普及型和拔尖型分類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為主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今年,在學校各部處院系的合作之下,國際小學期開設10個英語口語課教學班,由學生處推薦學生和學生自主申報選課,旨在為英語較弱的學生提供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平臺。
作為人民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路線圖國際研學制度四階段計劃中的一環(huán),國際小學期 “上承”校內英語教學,“下啟”走出校門的國際交流交換項目,為在校學生搭建起從學校走向國際的橋梁。從2010年開始,人民大學與美國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英國華威大學、圣安德魯斯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開展小學期學生互派項目,還與捷克、俄羅斯、墨西哥等國的大學與使領館通過國際小學期加強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根據學校國際化發(fā)展規(guī)劃,學校計劃每年派出1000名本科生出國參與各種長短期國際交流項目。在近年學校、學院各層面的國際交流中,確立高水平合作伙伴、加強學生交換學習已經成為重點內容。
國際小學期還設有助教、Buddy Program、志愿者等制度,全方位打造國際化氛圍。“經過幾年的書法學習,我和中國文化的感情越來越深,書法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赫爾辛基大學學習東亞學的江莎娜,一接觸到中國書法,就被這門別具魅力的中國藝術迷倒。2011年,江莎娜得知人民大學國際小學期開設有專門面向外國學生的國際書法班,她第一次走進了中國人民大學校園。一個月的學習時間盡管非常緊湊,但無法滿足喜愛書法的江莎娜的學習愿望,之后她分別通過交換項目、擔任國際小學期助教等方式來到中國繼續(xù)學習書法。
今年因課程需要,“中國書法入門”建立了“龐大”的6人助教團,由江莎娜與來自意大利的大樂和4名中國學生組成。“當助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知道書法哪些是最重要的。”她表示,希望以后從事和書法國際傳播相關的工作。
人大經濟學院本科生潘航在參加國際小學期課程時與一名法國同學成為“Buddy(伙伴)”,“平時我會幫助她解決各種生活問題、熟悉人大校園,陪她參加活動、參觀北京的風景名勝等,她也會和我談起法國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況。我發(fā)現不同國家的人們在文化、習俗、價值觀方面差別很大,感覺視野突然開闊了,對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有了新的理解。”
選擇國際小學期研讀的人民大學的學生,一半以上來自于本科一、二年級,對于他們來說,國際名師送到“家”里的課程,既是學習和掌握前沿研究方法的平臺,也是結合中國視角與國際經驗來觀察和研究自身所處中國的起點。正是在國際小學期的課堂上,許多中國學生與國際名師建立起了深入的聯(lián)系,在本科階段就開始了國際論文發(fā)表和日后負笈國際名校求學的歷程。
“在全球一體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已經成為各國高等教育的共識。”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表示,國際小學期已經成為分享知識和思想的平臺、文化交流的平臺和高水平、國際化的合作發(fā)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