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中的“負分溝通”
來 源:未知發(fā)表日期:2018-09-29
綜藝節(jié)目總是最會制造話題和吸引眼球的。
最近一期《我就是演員》里,參演的孫茜和張小斐無法順利對戲的過程,不出意外地引發(fā)熱議。
很多可愛的觀眾總是會把演員和其飾演的角色混淆在一起,這期節(jié)目下來,才突然發(fā)現(xiàn),《后宮甄嬛傳》里溫婉的槿夕,并不是現(xiàn)實中的孫茜。
我們其實無法知道,節(jié)目里呈現(xiàn)出來的人物個性和沖突是否真實,也許是這個節(jié)目的“演”,但就這個事件而言,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什么叫做“負分溝通”。
先還原一下這個沖突:
場景1
孫茜比張小斐年長幾歲,張小斐來節(jié)目的時候主動的買了飲料給孫茜,一邊遞飲料一邊叫著茜姐。
坐下之后,張小斐有些寒暄的問孫茜明天幾點鐘能開始排練,沒想到孫茜直接無視了張小斐的問題,而是拿起劇本說“你等一下”,之后就開始說起了劇本里問題很多。
耗掉了一整天時間后,還在對張小斐說教,自己希望把劇本理清楚,自己不會演不清不楚的戲,任何事情都要做扎實。
場景2
到了第二天,張小斐提出是不是可以排練了,因為整場戲就給了兩天的時間,但是這時候?qū)O茜又無視了張小斐的問題,抱著頭極度痛苦的自我發(fā)問“我這個人物從哪里來的?”
之后張小斐幾次想跟孫茜交流,孫茜都當張小斐是空氣,完全不理不睬。
孫茜之后依舊不排練,而是在找自己角色的邏輯。
兩天的時間過去了,連導演都有些著急里催促兩個人希望排練一下,結果孫茜跟導演說,不要勸我,我劇本還沒捋呢,不能排練。
場景3
正式演出,評委指出,兩個人在臺上基本就是各演各的,根本沒有交流。本來好好的兩天排練時間,孫茜自己捋了兩天,最后的作品就這么失敗了。
面對評委的質(zhì)疑,孫茜進行了道歉,表示自己對于創(chuàng)作有個人的習慣,一定要說通自己,整理好劇中人物邏輯,對不起大家,對不起張小斐。
孫茜向張小斐鞠躬道歉,而張小斐也非常禮貌的回應,并說不用這樣。
回顧這三個場景,不管是配合綜藝節(jié)目的播出效果,還是人物的真實表現(xiàn),這個場景展現(xiàn)出來的溝通能力可以說是負分!
1 . 首先,溝通是什么?
有一句話,叫做“溝者,構筑渠道;通者,順暢之。”
意思就是,要做好溝通,要有可以用來信息傳遞的渠道,例如語言、肢體、文字等,還要讓信息在這些渠道中順暢地傳遞。
在《我就是演員》中,張小斐一開始問好及詢問何時開始彩排,就在嘗試著構建一個溝通的渠道,期待得到對方的回應。
可孫茜埋頭看自己的劇本,拒絕對戲,以自己所謂的專業(yè)要求來屏蔽對方的溝通,把“溝”首先去掉了,哪里還能“通”呢?
2 . 其次,身處團隊,溝通不可少。
不論在一個企業(yè)組織,還是演員參加一個節(jié)目,都參與到一個或長期或臨時的團隊中,每個人都需要通過溝通來增強協(xié)作,最終實現(xiàn)目標。
《我就是演員》里,雖然是兩個演員進行PK,但他們共同呈現(xiàn)給觀眾的是一個完整的節(jié)目,就必須要為這個節(jié)目的整體效果負責,又有配合,又有良性的競爭,最終優(yōu)者選優(yōu)。
如果只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辦事,只按照自己的喜惡進行人際相處,那就是完全陷入在自我之中,完全不顧及大局以及別人的感受。
良好的溝通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 可以使思想一致,相互產(chǎn)生共識;
? 可以使對方了解真相,排除誤解;
? 可以減少互相猜忌,凝聚團隊情感;
? 可以疏導不良情緒,消除心理困擾;
? 可以收集信息,使團隊狀況共同知曉;
? 可以增進人員彼此了解,改善人際關系;
可以看到,這些問題在節(jié)目中都發(fā)生了,如果孫茜在堅持自己的專業(yè)習慣基礎上,能夠與張小斐進行良好的溝通,共同討論劇本中不合理的情況,共同商議排練前需要的準備方法,將自己的疑惑講出來探討而不是埋著頭一副探索狀態(tài)… …
那可以想象,表演呈現(xiàn)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3 . 再次,彌補式的道歉并不是誠意的表現(xiàn),更不能凸顯你的專業(yè)。
我們在回顧的場景三可以看到,面對評委的質(zhì)疑,演員孫茜道歉是自己耽誤了排練時間,并且向張小斐鞠躬。
不知道這是不是節(jié)目組的安排,但現(xiàn)實中,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明知要道歉,何苦開始要那樣做?
有一句話叫做“對事不對人”,可這并不是溝通不佳的理由。
這個節(jié)目的過程中,孫茜和張小斐都存在溝通的障礙。
第一種障礙:自我觀太盛的障礙
? 自以為是,自認資格老,學問大,要面子;
? 獨斷專行,不顧他人;
節(jié)目中的孫茜即是如此,因為一個角色紅火起來,現(xiàn)在卻表現(xiàn)得聽不進去任何人的意見,試想她與孫儷演《甄嬛傳》的時候,能不聽孫儷一句話,埋頭看自己的劇本,能拒絕孫儷的對詞,說要自己先琢磨清楚劇本再說嗎?
這溝通的背后其實就是人性,一個合作性質(zhì)的活動,只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最終還拖累了整體效果,也讓自己的口碑受影響。
我們只希望這是為了吸人眼球的節(jié)目效果,而不是演員本身的做人方式。
職場中也是如此,明明知道應該要配合,但作為上級、作為老員工,拉不下那個臉與下屬或者新人進行配合,一定要擺出一副我跟你們不一樣的姿態(tài),最終影響工作成果。
第二種障礙:自我屏蔽的障礙
? 自卑心態(tài)作祟,擔心人微言輕;
? 對他人權威的恐懼,從而不敢或不能與上級溝通;
張小斐雖然是受影響者,但從她的溝通方式、語氣、表情之中,可以看出她內(nèi)心的憋屈,一方面是禮貌,另一方面因為自己沒有怎么演過舞臺劇,電視劇參演也很少,對方怎么說也算個前輩,所以不愿意得罪人,遷就著把時間錯誤地消耗掉了。
一個人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是知道什么是正確方向的時候,否則失敗的結果是不是自己也有份呢?
總的來說,如果把這次節(jié)目看成一個項目,則項目成員的溝通只能打負分,不論最終誰晉級,都掩蓋不了溝通的問題。
不論是明星演藝圈,還是我們普通人的職場,溝通的確很重要。